5月8日下午,由永嘉县社科联牵头举办的永嘉地方历史文化研讨会在省社科基地永嘉书院如期召开。温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叶正社,原温州市社科联主席潘忠强,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朝阳,温州大学孙诒让研究所所长王兴文,温州大学教授吴龙灿,著名诗人学者陈忠远教授,以及永嘉有关社科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通过主题发言、互动交流、专家讲评等多个环节,围绕永嘉学派和耕读文化等进行了探讨。
与会专家们认为:永嘉学派提倡“义利并举,经世致用”在当时就是一种创新理论,具有一种特殊的时代价值;它是一个文化符号、历史符号和一面文化旗帜。永嘉学派不能只立足温州、裹足不前,应拓宽视野,走向全国,这样永嘉学派才能走出去,打开局面,提升影响。温州学和永嘉学派是相融相通的,其实质都是为现实服务,温州学的提出也是永嘉学派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更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耕读文化是永嘉历史上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一大特色,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给今人的财富和启迪,有着重大的历史作用和传承价值。研究耕读文化,构筑永嘉地域文化精神,探讨整体性、活态性、原真性和永续性保护理念,不断丰富内涵,做好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耕读文化的研究应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突出传承、发展和利用。
原温州市社科联主席潘忠强说,历史上的“永嘉”,在温州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强烈的地域概念,它涵盖现在的温州地区,不同于现在的“永嘉县”。研究永嘉之学或永嘉学派,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创新的思维看问题。宋代,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永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使温州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到了晚清,以“三孙”“五黄”“东瓯三先生”等为代表的温州知识群体,发展了永嘉学派思想,形成了温州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高峰;当代,提出温州学研究,是对永嘉学派理论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其研究内容涵盖“今、古、人、文”,如果能构建起温州学学科体系,就有望迎来温州历史上的第三次文化高峰。永嘉的耕读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耕读文化,既要弘扬传统人文精神,更要挖掘其当代价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耕”是生存之本,“读”是发展之道。传统农业,是一种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要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融相生,既保证农产品的自然品质,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朝阳指出,文化要古为今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温州人精神,整装再出发;不仅要研究文化,更要践行文化,用文化的方式解读文化,塑造文化IP;要积极搭建文化桥梁,接轨历史,宏扬当代。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山水诗、永嘉学派、耕读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优势,永嘉社科联要积极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专家的智库作用,把握机遇、挖掘潜力、主动对接,努力提升全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软实力。
研讨会上,大家彼此分享观点,碰撞思想火花,还就如何创新文化植入方式,打造震撼人心的文化载体,加快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地方发展潜能,促进永嘉高质量发展发表了意见。此次研讨会,是提升永嘉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也为永嘉地方历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旅产业发展等从学术层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勾勒出了未来发展构架,必将对永嘉未来历史文化研究及诸多方面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