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社科网   ->   社科研究   ->   社科成果 -->正文
成果推介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隐性课程研究》
编辑:温州社科网发布时间:2023-04-26 10:10:49

  温州大学万荣根教师著《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隐性课程研究》一书,2019年5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获温州市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一等奖。

图书简介

  该著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4YJ880065)的研究成果,内容分三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问题、隐性课程的文化融合、行为改变、交往融洽和情感归属正向功能,分析了互动合作为社会融合的隐性机制,为学校社会融合教育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实证部分开展了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现状、学校隐性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了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呈“三明治”特征,印证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观点;对策部分基于社会融合视角,从学生需求、社会生活需要和学校课程资源探讨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目标确定问题,根据调查统计分析及隐性课程特点和社会融合的多维性,详细阐述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内容建构,即建构良好行为习惯课程、建设融洽人际关系课程、构建和合共生文化课程、情感归属教育课程。基于社会融合的隐性机制,提出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实施的互动、合作和渗透三原则,及课堂教学、日常教育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渗透的社会融合教育的三路径。基于促进融合功能,阐述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评价原则、内容、方法。

  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有所创新。从隐性课程视角来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问题,并专门讨论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开发基本内容,拓展、深化了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研究。第二,建构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框架。该成果把社会融合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对社会融合和隐性课程进行了可视化的分析,探讨了社会融合生成机制——互动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目标制定、内容建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框架,探讨了隐性社会融合课程的校本化道路。

  该成果的社会影响,第一,探讨了社会融合生成机制,为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开展社会融合教育活动提供了的理论参考。第二,隐性社会融合课程框架为为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开发社会融合校本课程提供了的可操作的工具和实践思路借鉴。

作者简介

  万荣根,江西丰城人,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多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排名2)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社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一等奖。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