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余向前教授著《企业家隐性知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与企业家成长》一书,2020年11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获温州市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该著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基于知识基础观的家族企业接班人成长模式与企业核心能力研究”(项目号15BGL108)的研究成果,共24.4万字,全书共有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制定中国本土首个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量表,本内容主要体现在第2-3章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发掘企业家隐性知识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影响机理,本内容主要体现在第4章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关注企业家学习与“两个健康”高质量发展,本内容主要体现在第5-7章内容。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展望企业家隐性知识的过去与未来。
研究创新性
家族企业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是如何使“家业”在代际间延续。企业知识观强调知识或者能力等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要素,而这部分特有资源在企业传承过程中的转移正是使得家族企业的下一代能够得以顺利控制企业的关键保证。本研究探索并构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需要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概念框架,并完成了企业家隐性知识转移对家族企业成功代际传承的实证检验。
本专著是目前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在代际间转移的内涵及其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影响机理的第一本来自企业家问卷调查的实证性专著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在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关注实质性影响因素——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
从现实的角度,本研究为家族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企业家成长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内容,为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
家族企业作为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知识管理等方面与其他组织形式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一般企业继任者的培养主要注重形式化和程序化的流程进行操作,而家族企业则更加注重个体化和针对性地对家族内部继任者进行长期培养,由于两代企业家之间的亲情关系,促进了企业家隐性知识在代际之间有效转移。而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的主流模式依旧是“子承父业”,家族内传承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引发了政府、企业家和学者的诸多忧虑。在这中形势下,关注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并对其量化的研究将有助于家族企业核心能力传承和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余向前,男,温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2022-2027),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2020)、商学院管理学教授(2018)、科研/教学院长(2022/2019)、担任日本广岛大学北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4),曾留学日本7年(1994-2001),荣获日本广岛经济大学经济学硕士(2001)、管理学学士(1999),访学美国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2013)、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4),硕士生导师(2011)。浙江省“151人才”(2011)、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2008)。
科学研究聚焦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企业家隐性知识与企业家成长等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5)1项、教育部项目(2021、2019、2009)、省自科(2010)和省社科基金(2013、2008、2009)省部级以上课题,其他课题等共计20多项课题,在《管理工程学报》(2023)、《管理世界》(2013)、《学术月刊》(2007)、《改革》(2008)等权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著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次,出版专著2部(2020、20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排名第5,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3次(2006、2010、2012),浙江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温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等奖(2022、2009)。
教学研究主要立项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2022),负责浙江省一流专业“工商管理”(2021),浙江省一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2021)、校级一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2020)、精品课程“管理学原理”(2008),“人力资源管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曾荣获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2020),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比赛2等奖(2012),温州大学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一等奖(2012)。
主要任教课程: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原理与实践、基础日语、会话日语。
Email:xiangqian@w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