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吴志敏教授著《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获2022年“温州市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共27万字。本书应用前景理论、突变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和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风险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机理进行探究,并就构建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管理的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市、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提出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1)全面分析了过程规定性视角等多向度研究视域。本著作应用前景理论、突变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和方法,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风险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机理进行探究,并从管理学的角度构建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管理的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市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治理提出总体思路和对策性建议。
(2)努力构建基于流程优化的多层次城市突发事件协同治理模式。应用模拟仿真、CBR、RBR等技术,设计多部门无缝隙快速决策体系,形成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多部门的“主体多元——网络塑造——联动主体——机制抉择——走向协同”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机制,为我国科学、高效、有序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3)重构了系统协同下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的指标体系。我们从协同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预警管理子系统、应急处置子系统、后评估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协同性并阐述各子系统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管理、风险治理应急处置、善后评价等指标体系。
(4)全面评估了全过程全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能力。分析了基于全过程和系统集成管理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梳理了城市突发事件全过程全系统风险治理的结构特质、全过程全系统风险治理的运行方式及过程原则。建立了以全面风险治理为指导以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风险治理系统为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估体系。
(5)阐明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著作梳理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和复杂性特征,然后利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社会燃烧理论、熵与自组织理论阐释了我国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机理。构建配套的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如构建健全的城市群突发事件预警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城市群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机制等内容,是维持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
该书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具有多方面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提升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研究水平。通过准确研究城市应急能力有助于城市应急救援组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评价国家与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体化程度,有利于更加科学的认识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发展趋势。其次,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较大的理论拓展空间。著作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研究多主体参与语境下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再次,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多部门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机制,能为我国科学、高效、有序应对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构建基于流程优化的“主体多元——网络塑造——联动主体——机制抉择——走向协同”为主导的多层次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最后,有助于提升城市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研究有助于明确城市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优势和缺陷,为提高城市应急能力和推动城市的良好发展及突发事件的预防、城市安全和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工具和规范,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吴志敏,浙江永嘉人。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负责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温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副组长,温州市551人才,温州市百名社科青年骨干人才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治理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出版专著编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在《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