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社科网   ->   社科普及   ->   科普知识 -->正文
人文社科大讲堂|郑华:实施双碳战略,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编辑:温州社科发布时间:2023-09-04 15:02:00

      9月1日上午,温州市社科联推出的《<人文社科大讲堂>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温州社科专家系列访谈特别节目》推出第三期,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郑华走进FM94.9温州综合广播直播间,讲述温州如何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本期嘉宾】

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   郑华

  

  【本期主题】

  《实施双碳战略,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主题分享】

  近年来,温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实施“八八战略”,按照美丽温州建设决策部署,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屏障、绿色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生态富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特色成效。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内容精选】

  一、绿色低碳发展和“双碳”目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双碳”目标是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的大背景之下,摆在中国面前有三条路:一是高碳高增长;二是低碳低增长;三是绿色低碳较高增长。对于中国来讲,“高碳高增长”“低碳低增长”的路子都不能走,只能选择“绿色低碳较高增长”的路,实现减碳和经济增长“双赢”。

  二、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否有助于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我市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的理念”,提出建设“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用最好政策、以最大力度集聚新能源优质项目落地,以点拓面,全链拓展。出台《温州市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了14条配套政策。同时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桩站先行,以供促需,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在核能方面,我们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1200亿元的三澳核电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一期工程建成,三期全部建成每年可发电超500亿度。

  在风能方面,去年苍南1号、4号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度并网规模全省最大。苍南2号海上风电将于今年10月建成,风电装机容量将跃居全省第1。

  在光伏方面,全国最大单体渔光互补项目(泰瀚55万千瓦光伏)全容量并网。目前光伏总装机达到230万千瓦,今年预计将继续实现新增并网60万千瓦。

  在抽水蓄能方面,泰顺、永嘉抽水蓄能电站已开工建设,文成抽蓄预计“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在氢能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海水制氢、核能制氢、风光制氢等方式,大力招引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

  在储能方面,瑞浦兰钧储能锂离子电池、伟明盛青、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项目。

  我市正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从“立起来”到“强起来”,真正成为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三、绿色建筑是什么概念,它在城市碳中和的进程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绿色建筑是指符合国家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民用建筑。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双碳”目标达成的最优路径之一,是推动城市碳中和的关键。我市绿色建筑逐步发展,截至2022年,温州全市完成装配式建筑4107万平方米,共240余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合计建筑面积约2800余万平方米。温州理工学院滨海校区,建成我市第一个节能低碳的绿色校园,获浙江省第一批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建成全国首个校园既有建筑近零能耗改造项目,2022年度全省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四、居民生活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排放差距报告》,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与家庭能源消费有关。估算结果显示,出行、居住、饮食等碳排放最大。

      “双碳”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个人碳减排是我国“双碳”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的潮流,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例如:鼓励步行出行,鼓励公共交通;饮食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减少生活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垃圾分类;加强锻炼,“少得病、少吃药、增健康”也是一种减碳成果;购买绿色建筑的房子,简约装修等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