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社科赋能”第三小组开展第四场活动,由温州市社科联、温州市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赴浙江天关山酒业开展“社科赋能·富农强城”温州经典酒产业大调研大服务活动。调研组邀请了温州市社科界别政协委员,“温州学”传播大使,市场监管、商务部门处室负责人,标准和检测方面专家参加。
调研组首先考察乌衣红曲生产全过程,探访米香、清香、浓香、酱香窖池发酵场景,见证了多年陈放的千吨原浆酒,并参观企业酒文化展览馆。随后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温州市政协常委、温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徐亮主持,浙江天关山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泰顺县酒业协会会长黄丛洁介绍了企业发展历史和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品酒师、省级青年工匠黄微展示了企业各种香型产品的差异和特点。
座谈中,调研组成员分别就酒类企业如何做好产品质量把关、通过浙食链溯源、检测标准更新、申报中华老字号、适应年轻群体、品牌文化提升、包装宣传推广、文旅结合营销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邵晓林表示:企业有需要可以随时向我们提出,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目前酱香型白酒标准将于明年实施,建议不要定制太多包装标识,以免造成浪费和损失;还有白酒检测方法发生变化,实验室是否需要重新配置等建议。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京认为,目前在温州白酒产业品牌不响、规模不大、抱团不紧、文化欠缺、销路不广等现实情况下,天关山酒业可以通过注重品牌、升级包装、依靠人才、锁定群体,以“一首歌一句话一部戏”等找准爆点,来发掘出温州经典酒产业的动能,推动政府重视和政策扶持,为温州强城行动夯实基础。